最近在门诊遇到28岁的小张,她红着脸掏出手机给我看早上拍的「证据照」——淡黄色尿液里飘着几缕棉絮状物体。其实这种情况在妇科门诊并不少见,很多女性第一次发现时都会像她这样紧张。这些絮状物可能是脱落的尿路上皮细胞、黏液、盐类结晶或炎症渗出物的组合体,就像泡开的茶叶渣漂浮在茶杯里。
1. 尿路感染:去年接诊的孕妇李女士,孕26周时出现尿频尿痛,尿液中漂浮着白色絮状物,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。这是因为细菌破坏了尿道黏膜,导致组织碎片脱落。
2. 妇科炎症:35岁的王姐在月经后总发现尿液浑浊,检查发现是慢性宫颈炎导致的分泌物混入尿液,这种情况建议同时做妇科检查。
3. 结晶尿:我邻居家上初中的小姑娘,因为备战中考喝水少,连续三天晨尿都有细沙样沉淀,调整饮食多喝水后自然消失。
4. 药物影响:维生素C、钙片等补充剂服用过量时,可能改变尿液酸碱度形成沉淀。
5. 生理期干扰:经期前后激素变化可能导致分泌物增多,混入尿液后形成假性絮状物。
建议大家准备个透明玻璃杯观察:如果絮状物静置后沉底,可能是有形成分较多;若漂浮表面且伴有异味,要警惕感染。去年遇到个典型案例,赵女士发现絮状物同时伴随腰部酸痛,及时就诊查出肾盂肾炎,好在发现得早没有恶化。
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着百度求医!如果是偶发现象,建议连续观察3天,期间保证每天2000ml饮水量。像开头提到的小张,在增加饮水并服用蔓越莓益生菌后,症状3天就缓解了。但若伴有尿痛、血尿或发热,就像去年接诊的糖尿病患者刘阿姨那样,必须24小时内就医。
最后提醒大家,上个月遇到位更年期患者,把反复出现的絮状尿当成正常衰老现象,延误治疗导致慢性肾炎。记住: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,宁可虚惊一场也别掉以轻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