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五年,石家庄各大生殖门诊的候诊椅上,总能看到攥着病历本的夫妻低头刷手机——有人反复查看检查报告,有人偷偷搜索「试管成功率」。数据显示,2023年石家庄试管婴儿周期数较2018年增长217%,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期盼与焦虑。妇幼保健院的张护士长说:「以前每天接待两三对咨询,现在挂号系统刚放号就抢光。」
2021年河北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消息,像一针强心剂打在了求子家庭心上。34岁的李女士给我们算账:「促排药过去全自费,现在能报60%,一个周期省下七八千。」但政策落地需要时间,目前仅有省二院等三家公立医院实现实时结算。私立机构则打出「分期付款」「保险套餐」吸引客户,某机构甚至推出「不成功退一半」的营销策略。
在河北省生殖医学中心,胚胎实验室的显微镜更新到第四代了。「现在能做胚胎着床前基因检测,就像给种子做体检。」王主任边说边展示培养箱里的小光点。但新技术意味着新花费,PGT筛查一个胚胎要多花2万元。42岁的张先生苦笑:「我们这种大龄的,筛查完可能就没可用胚胎了,这钱花得值不值?」
走访中发现个有趣现象:选择私立机构的夫妻,八成会带着水果篮感谢医生。「在公立医院专家像打仗,私立机构能慢慢聊。」刚成功的刘女士这样说。而省医院的李医生也有无奈:「每天接诊50多个,确实难做到面面俱到。」心理咨询师赵老师透露:「来做试管的夫妻,60%出现过婚姻危机,有个妻子打了200多针后,看到丈夫玩游戏直接摔了iPad。」
业内人士指出三个关键点:一是医保覆盖要加速落地,二是社区应开设备孕辅导站,三是亟需规范地下中介。就像某次学术会上,专家说的:「技术解决的是生物学问题,而试管婴儿成功,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。」走在石家庄街头,生殖医院的霓虹灯格外亮眼,那闪烁的光里,承载着太多平凡人的生命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