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陪闺蜜跑了趟华西二院生殖科,候诊室里听到最多的就是「做这个到底要花多少钱?」。说实话,成都试管婴儿的报价区间真能把人看懵——公立医院普遍3-8万,私立机构张口就是10万+。去年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,成都平均单周期费用4.2万,但这是没算上「隐藏关卡」的基础价。
省医院生殖中心张主任打了个比方:「公立医院就像标准化流水线,私立机构则是VIP定制服务」。公立医院的胚胎实验室每小时消毒3次,而高端私立可能做到实时空气净化,这些隐形成本都摊在账单里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某些机构宣传的「包成功」套餐,仔细看合同就会发现:超过3次移植要额外收费!
去年帮表姐整理过她的试管账单,3.8万里居然有1.2万是促排药!进口果纳芬一支就要1500+,国产的才300多。但医生会跟你说:「35岁以上建议用进口,卵泡发育更均匀」。还有个容易忽略的开销——胚胎冷冻费,每年2000左右的保管费,很多人要存好几年呢。
我同事老李两口子就吃过亏,光盯着手术费砍价,结果被收了6800的「胚胎辅助孵化费」。还有移植前的宫腔镜,公立医院800能搞定,私立要价3000+。最坑的是某些机构的「优选精子洗涤术」,其实公立医院早把这步骤包含在基础流程里了。
朋友晓琳27岁一次成功,总花费3.2万;而42岁的客户王总前后折腾4次,花了16万还没成。年龄真是最贵的变量——35岁以上用药量翻倍不说,还得加做PGT筛查,一个胚胎就要多掏3500。上个月遇到个狠人,直接飞到曼谷做三代试管,结果发现比成都还贵了5万!
省医院的黄医生反复强调:「促排期间2000块的基因检测千万别省,去年有个患者因此避免了唐氏儿的悲剧」。还有取卵时的麻醉费,为了省800块硬扛的,最后因为身体抖动影响取卵效果,反而多花了冤枉钱。
今年开春有好消息!部分促排药和B超监测进了医保,虽然只能报30%,但蚊子腿也是肉啊。不过要吐槽的是,最烧钱的胚胎培养和移植手术还是全自费。有对夫妻算过账,走完门诊特殊疾病报销流程,最后省了4000多,够买半年奶粉了。
在试管妈妈群里扒到个神操作:提前半年买商业保险,居然覆盖了部分试管费用。还有个姐姐分享:「月经第二天挂号最划算,所有检查一天搞定,省了三天住宿费」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别为了省钱找地下实验室,去年曝光的某机构用培养箱当保温箱,看得人脊背发凉。
1. 问清楚报价是否含胚胎冷冻费
2. 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囊胚培养技术
3. 打听夜针注射能否就近解决
4. 比较同一药品不同渠道价格
5. 问清失败后的剩余胚胎处理方案
6. 确认复查项目是否必需
记住,正规医院从不会承诺「包成功」,那些敢拍胸脯保证的,你倒要多个心眼了。